无人自动驾驶_无人驾驶之家

主页
分享无人驾驶自动驾驶信息

还未大热就已遇冷,自动驾驶实际是个伪需求?

来源: 优视汽车 更新时间:2022-11-14 16:05:06点击:

自动驾驶被认为是汽车行业下一个十年的风口,只是眼下这个风口现在刮的却是寒风。

先是今年10月下旬,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传出倒闭噩耗,这是继2020年自动驾驶公司Starsky Robotics倒闭两年之后,又一家明星创业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折戟。就在几个月前,Argo AI还在进行路测,没想到倒闭得如此突然。

而这家公司的背后还有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这样的巨头投资撑腰,巅峰市值一度高达70亿美元,团队规模超过2000人。作为福特汽车力捧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的倒闭不仅意味着此前投资的数十亿美元就此打了水漂,也意味着汽车巨头们对自动驾驶态度的转变。

福特就在Argo AI倒闭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公司需投资于短期内更容易实现的驾驶辅助技术,而不是Argo的完全自动驾驶目标”。

就在Argo AI宣布倒闭不久后,另一家自动驾驶明星公司图森未来突然发布公告,其董事会决定罢免公司CEO。

这家公司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一直处在亏损之中。近两年已经有两位创始人及部分核心高管离职。此前还有传闻图森未来希望以10亿美元作价出售以中国业务为主的亚太业务,降低成本回笼资金。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顶流小马智行也传出了裁员的消息。有消息称,小马智行上海、北京、广州等多地进行架构调整,出现业务部门缩编撤销,大幅度裁员的情况。而其实在此之前,小马智行也屡屡传出IPO搁浅、高管出走的消息。

尽管小马智行回应称“正在进行业务架构调整,属于人员正常流动。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业务运转正常。” 但“公司要集中资源做重要的事”的表态,似乎也暗示着小马智行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

事实上,即便是仍在存活的自动驾驶公司,估值也都纷纷腰斩。例如谷歌的Waymo估值从最高时的1750亿美元已经下跌到300亿美元,英特尔的Mobileye上市前预期的估值是500亿美元,但IPO之后目前市值仅167亿美元。


在国内,今年1-10月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数量和额度已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约32%和61%,足以可见自动驾驶玩家们的困境。

被视为智能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杀器”的自动驾驶,什么会集体遇冷?

众所周知,按照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定义,自动驾驶分为6个等级,从L0级(完全手动)到L5级(完全自动),这是目前业内公认的分级标准。而这其中,L3级别被行业公认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与L1、L2的辅助驾驶、L4级别以上以人工智能驾驶为主不同,L3级别的最大特点是“人机共驾”。换句话说,L3级别就是从辅助驾驶跨越到智能驾驶的分水岭。要跨过这道坎儿,除了人工智能方面的软硬件技术之外,还需要积累海量的出行数据,以及法律法规、社会人伦等各方面的支持。而前者需要依靠常年累月的样本数据收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后者目前依然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合力解决。一旦发生事故,法规如何判定,责任如何区分,谁来承担,到目前为止各国各地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实际上是L3级别自动驾驶大规模普及的最大障碍。


因此直到现在,尽管车企从宣传层面上都在极力渲染自家产品在自动驾驶上的能力,但实际上目前绝大部分车型还是以相对基础、难度较低的辅助驾驶为主,从L1、L2、到现在基本上止步于L2.5级辅助驾驶。说白了,就算车企有L3级以上的能力,但也没有上L3级的法理基础。

实际上,根据IDC 最新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L2 级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市场上渗透率也才达到 26.6% 的水平。

而无论是大洋彼岸的Argo AI、图森未来、Waymo,还是国内的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公司实际上都是把技术发展和商业化的目标放在L4级上面,希望一步到位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因为只有L4级才更接近完全的自动驾驶,才是更有想象力的故事。

但是L3级都难以落地,L4级在乘用车上的大规模商业化更是无从谈起。这才是目前自动驾驶公司遇冷的原因。


虽然自动驾驶行业已经发展了十多年,L4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故事也已经讲了很多年。但无论是国外的Argo AI、Waymo,还是国内的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目前都卡在L4级商业化落地上。L4自动驾驶目前还只能落地在局部地区的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或物流运输上,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仍无时间表,要想实现盈利更是遥遥无期。

故事反复讲很多遍,投资者是会厌倦的,更何况这还是一个烧钱程度不亚于造车的行业。福特CFO John Lawler就表示过,Argo AI想要实现大规模盈利至少还需要5年的时间。这或许还只是一个较为乐观的估计。

即使是在国内这样,各地都在加大力度进行无人驾驶商业化测试的环境下,乐观估计,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要想实现规模化量产,也至少还要8年的时间。

写在最后:

曾经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90%的科研成果还没走向市场,就被埋没在从基础研究到商品化的过程中。而现在的自动驾驶行业,其实也正在面临着这种局面。

行业遇冷,重则倒闭,轻则裁员,就看谁能坚持到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时机成熟的时候。像Argo AI这种一根筋坚持L4路线的公司已经倒下,国内如小马智行的裁员,则是希望通过降本增效来熬过这个困难的时期。而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消费者来说,则应该更理性认清目前自动驾驶的“真相”。(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