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自动驾驶_无人驾驶之家

主页
分享无人驾驶自动驾驶信息

腾讯陆续公开多项专利,互联网三巨头发力自动驾驶

来源: 汽车头条APP 更新时间:2021-02-28 13:43:31点击:

 

  随着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自动驾驶也逐渐成为了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嗅觉敏锐的"互联网三大巨头BAT"更是在这一领域各自花了不少心思,由此可见自动驾驶的美好前景。这三大巨头不好说谁能输谁能赢,他们都是实力雄厚的大佬,都有各自拿手的本领,比如腾讯最近就施展了一番本领:

  

  据天眼查显示,2020年2月23日和2月26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分别公布了多项涉及到汽车领域的专利,其中2月23日公布的名为"车辆驾驶调控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公开号为CN112389445A的专利"更是直指自动驾驶。据了解,该方法可以通过车辆所处路段的实际历史交通事故概率以及各候选驾驶员的驾驶状态信息,来动态合理地调整每个时段所需要的驾驶员数量,这样一来,就不需要频繁地在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之间进行切换,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驾驶员不再疲劳驾驶,另一方面保证了车辆的行驶效率。

  

  除此之外,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还在2月26日公布了名为"基于交通工具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公开号为"CN112406905A"的专利,进一步强化了其自动驾驶相关专利技术。此专利通过获取周围交通工具的行驶状态与预测偏移变量,判断让行预测状态来生成各个预测偏移量的目标变道效益,将具有最大的目标变道效益的预测偏移量确定为目标预测偏移量,简言之就是自动驾驶有关车辆变道方面的专利,能够提高交通工具进行变道的效率。

  腾讯还在2月23日和2月26日公布了诸如"一种交通标识的三维信息生成方法和装置"、"一种基于交通流量的导航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等有关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多项专利,为进一步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深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腾讯早在2015年就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出资成立过"和谐富腾"汽车公司,但效益不好。在这之后,腾讯连续投资有潜力的第三方公司,以图在智能汽车方向进行发展:2017年3月以17.78亿美元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2020年6月、7月连续两次增持蔚来汽车。此外腾讯还战略投资了滴滴出行,领投了德国飞行出租车公司Lilium,可见腾讯对于智能汽车领域早就虎视眈眈并开始行动了。

  作为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一的百度,对自动驾驶领域下手也不晚。百度早在2014年,也就是七年前就看上了自动驾驶的商机,并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施展本领,于2017年4月公布了Apollo自动驾驶计划。非常有趣的是,同年7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五环上搭载自家的无人驾驶系统车辆,4个月后因无人驾驶上高速违章而被开罚单,并表示:"无人驾驶罚单已经来了,无人驾驶的量产车还会远吗?"

  

  迄今为止,已经有包括金龙客车、江淮、北汽、奇瑞在内的88家企业和机构加入Apollp平台。2021年1月11日,百度官宣了自己的造车计划:正式组建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建立独立自主运营的新公司进军汽车行业。据悉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持有少数股权),两者将基于吉利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共同打造新一代智能汽车。百度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本领,同样不容小觑。

  阿里同样在2014年就开始涉足智能汽车,与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了"斑马网络";2016年7月,搭载斑马智行的荣威RX5参数图片)成功上市,并且大卖;2018年与本田合作,准备共同研发具备结算等功能的"互联汽车"。

  在自动驾驶领域,阿里外表一向十分低调,但是进展却毫不落后,布局也非常全面。早在2015年,就开始打算通过自动驾驶来解决旗下物流以及外卖配送成本高的问题。2018年4月,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并由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率领团队进行研究工作。试图以车路协同+单车智能的方式,来解决自动驾驶现有的一些列问题。据悉当时就已经有了改装自林肯MKZ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路测。

  

  迄今为止,阿里已在汽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打出了一片天地,斑马智行、高德就是其成绩的证明,高精地图、定位、芯片、云服务等领域的布局,也是其自动驾驶的核心竞争优势。而1月13日阿里和上汽斥资百亿巨资,强强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发布,更是有力地验证了阿里在汽车领域以及智能驾驶领域的能力。

  

  目前,不仅互联网巨头发力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以及手机知名厂商、科技公司,都想要在智能汽车市场中分一杯羹。由于汽车行业新四化浪潮的推进,改变了汽车业发展的方向,导致智能汽车领域成为了一个新的机遇,这个机遇让传统车企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处于一个相对公平的处境:传统车企在整车制造方面占据优势,但是在软硬件技术上边则处于劣势,所以有的财大气粗的企业选择收购、合并,来促进自身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有的则选择报团取暖……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带来的都是整个行业的进步以及让消费者能够拥有更多好的选择。目前而言,竞争异常激烈,究竟最后谁能胜出,互联网三大巨头是否能够成功夺魁,还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