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自动驾驶_无人驾驶之家

主页
分享无人驾驶自动驾驶信息

无人驾驶风口渐近 成都人工智能如何带着产业飞?

来源: 九派新闻 更新时间:2022-04-29 21:34:16点击:

2021年,汽车产业迎来巨变的下半场,由造车新势力开启的电动化时代急速向智能化时代演进,智能汽车的发展竞争全面展开,无人驾驶的风口如约而至。



作为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城市,成都已正式加入这场竞赛。



今年2月底,成都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辆行驶号牌正式发放。按照规定,3月以来首批12台智能网联汽车在成都市内指定的公共道路上开展无人驾驶测试。



这背后,是成都城市产业的“新赛道”——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目前,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天府新区、武侯区多点支撑,AI芯片与传感、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和智能硬件等多个优势赛道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人工智能产业企业超550家。



聚焦建圈强链发展新赛道,《成都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赛道,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步入“快车道”。



感知+决策+执行



车路云图构建“数字底座”



在新川创新科技园,首批4台无人驾驶城市客车和8台无人驾驶轿车正在完成智能化改造的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测试。记者看到,每台车都配置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同时还搭载了一套强大的车载计算单元。



装备了多种传感器等相关设备的自动驾驶汽车 图据锦观新闻



“感知设备就像是人的眼睛,车载计算单元就像是人的大脑。车载感知设备将采集到的道路数据实时传递给车载计算单元,结合车载高精地图,通过融合感知算法的处理做出车辆行为决策,最后由执行系统对车辆行为进行操控。”百度智能交通四川业务部副总经理杜雨说,“在自动驾驶测试中,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喂’给算法的数据和样本越多,训练出的算法也就越‘聪明’,这正是测试的意义所在。”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员在测试车辆内对即将开始的测试做准备 图据锦观新闻



同时,通过路侧智能设施和车路协同云控平台的支持,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实时接收到整个测试片区路口的实时交通情况,可以消除由车辆盲区、鬼探头等常见道路风险因素带来的行驶安全问题,从而使得自动驾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杜雨介绍,根据政策法规的要求,目前路测期间每台自动驾驶车辆均配备了安全员,未来在政策法规允许下,在由车、路、云、图构建起强大的数字底座的支撑下,将可以真正实现无人驾驶上路。



构建起车联网生态系统



实现智慧交通融合运用



无人驾驶的实现,实际上是基于先进传感器、车辆线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高精地图等进行的技术“大综合”,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最前沿和应用最广阔的方向。



这在新川创新科技园智能化改造道路上也有所体现。目前,测试路段中的35个路口已经进行了改造,共安装各类路侧设备超过500个,其中更包含有激光雷达、RSCU(路侧计算单元)、RSU(路侧无线传输设备)、AI高清摄像头等。



自动驾驶汽车在实际道路上进行测试 图据锦观新闻



“这些就是我们用于路测的边缘计算单元。”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5G智慧城智能驾驶项目负责人谭欣指着其中一个路口的白色箱子告诉记者,边缘计算单元中加载了一套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感知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经过边缘计算单元的处理后会实时传输给车载系统,作为自动驾驶车辆行驶的决策辅助,这将使得自动驾驶行驶更安全,同时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智慧交通应用。



为边缘计算单元采集数据的,是经过定制的智能化的传感器。谭欣介绍,用于道路数据采集的摄像机就不同于常规的安防监控,从环境感知、到数据处理并反馈结果的这个处理过程在毫秒级,几乎是实时。“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的构架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底层是包括车端、路端、云控平台、高精地图等构建起来的数字底座,再往上层是自动驾驶的智能引擎,最上层就是自动驾驶的各类应用。”



5G云代驾控制舱,可以实现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图据锦观新闻



在谭欣看来,从科技发展和演进的路径来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过后下一个风口就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有很多方面,有些对公众的参与感知来说并不明显,恰恰是无人驾驶激活并融合了5G、大数据、AI、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迎来了很好的发展阶段,“抓住机遇,我们也准备将测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植入丰富的应用场景,如无线充电、自主泊车等”。



聚焦建圈强链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



加速抢占智能驾驶市场,离不开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撑。近年来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快,先后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全力推动先导区和试验区建设,成都正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区、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政策创新先行区、具有中西部领先地位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样本区作为战略定位。



根据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路,力争到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国内第一梯队,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



以此为目标,成都正聚焦建圈强链发展人工智能新赛道。具体来说,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建设,围绕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以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主要承载地,成都科学城、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成都芯谷、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龙泉汽车城、成都医学城、天府牧山数字新城为协同发展地,其他产业功能区为带动发展地的载体支撑。同时,推进算力及数据基础设施、创新平台、技术攻关及应用示范等100余个重点项目,实施大型通用货运无人机系统研制及应用等4个"揭榜挂帅"项目,打造智慧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3大特色场景和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4大重点场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文章